跨境并购如何“安心”投资 – 欧洲经验分享
4月17日,如松公司创始人兼CEO,Yvon Russon先生,受中国某私募基金邀请,在杭州用中文为30位中国高管,公司创始人和基金经理讲解了当下投资欧洲的一些热点话题:
1)赴欧投资需要考虑的法规和规则
2)中国公司投资欧洲的最佳策略
3)实践建议和成功案例分享
会议持续三小时,与会者反响热烈,问答环节更是为诸多个性问题给出了建议和解决思路。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并想了解更多,请随时联系我们。
在法国工作但受雇于外国公司的雇员,应适用何种税制? 目前的大规模新冠疫情已经让职业准则起了变化。居家办公已经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每个人都在努力将技术上的限制和家庭的义务结合起来。然而,这种情况使与跨境远程办公情况有关的社会和财税问题凸显出来,这些问题在以前相当罕见,但近来却变得相对普遍。 近年来,国际流动性有了很大的增长,而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特别是在法国。尽管这些情况可能很常见,但实际上引起了许多社会和财税问题。 作为雇主,我在法国应该怎么做? 社会保障规则具有地域性,这意味着对于雇员,这取决于他/她工作的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1]。 例如,一个西班牙雇员为了在法国工作而决定来法国居住,从理论上讲,他要接受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申请临时借调,这样的话,在法国工作的外国雇员继续隶属于其本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尽管如此,这通常是很难申请的,特别是当雇员决定搬到法国时,因为外国公司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能将其雇员借调到法国: 该员工将在法国工作,以发展外国公司在法国的活动 该雇员将作为临时雇员为法国的一家客户公司工作 该员工将在法国为公司的一个客户提供一项服务 雇员将在公司所属集团的一个法国实体中工作 除了这些特殊情况,不可能申请借调程序,雇员必须向法国社会保险机构申报。雇主也要遵守法国劳动法的规定。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为了克服一些国家仍在实施的隔离措施的困难,欧盟成员国已同意在这一时期中暂缓申报改变工作场所的情况,因此给予了临时的赦免,从而使雇主避免了复杂的申报程序。 雇主应采取以下步骤: 在当地社会保障组织,如URSSAF等进行登记 在法国用 "DUE"(单一就业声明)为雇员进行申报 拟定每月工资单并支付社会保险费。社保费用每月通过 "DSN "进行申报和支付 雇员也会受到财税上的影响 根据《一般税法》第4B条的规定,在法国长期居住的雇员通常被视为在法国有住所[2]。 在跨境流动的情况下,对于与收入的 "母国 "签署的双边税收协定的分析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法国已经与许多国家签订了此类协议(清单详见官方网站https://www.impots.gouv.fr/portail/)。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双重征税的情况。 新的工作方法使薪资收入的征税分析变得复杂。事实上,一般按照经合组织模式起草的国际公约,在起草时并没有明确包括远程办公。然而,对这些公约的分析使我们得出以下符合逻辑的结论:当职业活动通过远程办公进行时,相应的报酬原则上应在实际进行该职业活动的国家征税。 总之,无论如何,任何跨境流动项目都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分析,以衡量这些变化的社会和财税影响。 如果您对在法国设立公司的过程有进一步的问题,请联系我们。 [1] https://www.urssaf.fr/portail/home/employeur/creer/quelle-urssaf-pour-votre-entrepr/firmes-etrangeres.html [2] https://www.legifrance.gouv.fr/codes/article_lc/LEGIARTI000041464195/ In English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Google + Email WhatsApp read more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并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为保障印花税法顺利实施,规范印花税征收管理工作,优化印花税纳税服务,税务总局制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等有关事项的公告》。 一、哪些情况需要缴纳印花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书立在境内使用的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印花税。注意:证券交易印花税对证券交易的出让方征收,不对受让方征收。 二、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哪些?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书立在境内使用的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 三、印花税法中关于境外签订境内使用的合同是如何规定的? 印花税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书立在境内使用的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印花税。因此如果该应税凭证是在境外签订,但是要在境内使用的,要按照印花税法的规定缴纳印花税。 四、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如何缴纳印花税? 纳税人为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在境内有代理人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境内代理人应当按规定扣缴印花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扣缴情况。 纳税人为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纳税人应当自行申报缴纳印花税。为便利纳税人,根据应税凭证标的物不同,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资产交付地、境内服务提供方或者接受方所在地(居住地)、书立应税凭证境内书立人所在地(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涉及不动产产权转移的,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五、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1、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2、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3、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 4、证券交易的计税依据,为成交金额。 六、印花税的纳税时间及纳税期限如何规定? 纳税时间:印花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书立应税凭证或者完成证券交易的当日。证券交易印花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证券交易完成的当日。 纳税期限:印花税按季、按年或者按次计征。实行按季、按年计征的,纳税人应当自季度、年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缴纳税款;实行按次计征的,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缴纳税款。 印花税税目税率表(2022版,2022年7月1日起执行) 税 目 税 率 备 注 合同 (指书面合同) 借款合同 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 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 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 其他金融机构与借款 人(不包括同业拆借) 的借款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 租金的万分之零点五 买卖合同 价款的万分之三 指动产买卖合同(不 包括个人书立的动产 买卖合同) 承揽合同 报酬的万分之三 建设工程合同 价款的万分之三 运输合同 运输费用的万分之三 指货运合同和多式联 运合同(不包括管道 运输合同) 技术合同 价款、报酬或者使用费的万分之三 不包括专利权、专有 技术使用权转让书据 租赁合同 租金的千分之一 保管合同 保管费的千分之一 仓储合同 仓储费的千分之一 财产保险合同 保险费的千分之一 不包括再保险合同 产权转移书据 土地使用权出让书据 价款的万分之五 转让包括买卖(出售)、 继承、赠与、互换、分割 土地使用权、房屋等建筑物和构筑物 所有权转让 书据(不包括 土地承包经 营权和土地... read more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继续对企业合规的不同类型和方面进行概述。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知识产权合规,以及公司应该采取哪些步骤来开始实施。 近期,随着电商购物节11.11的落幕之时,购物狂欢节12.12的脚步又姗姗而来。不知不觉,电商购物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因如此,电商和APP的崛起,运营者倾向于尽可能多地收集与分析用户个人信息,以精准刻画出用户画像,构建低成本、高精准的用户群体数据库,获得可观的商业回报,但如何合法合规地通过平台、APP或其他网络渠道收集个人信息也成为了企业们的心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交流空前便捷的同时使得个人信息安全面临威胁,如何合法、合规地处理公民个人信息,并使其效益最大化已成为每个互联网企业的需要攻克的难题。 为了帮助您规避与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相关的风险,我们将继续采访来自锦天城的李菁女士,并讨论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在组织内实施整合的步骤。 如松:感谢您的时间李菁女士,通常处理个人信息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果不以正确的方式处理用户的个人信息会有什么后果? 李菁: 企业在通过互联网开展商业活动的过程中,都可能绕不开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与管理、进行用户画像、WIFI探针、车牌识别、无线蓝牙主动监测等活动,而该等活动都与个人信息相关的人身权息息相关,如果企业未经同意使用个人信息、个人信息记录错误、个人信息泄露或者不当精准营销,都可能陷入以下不同困境:民事方面,可能涉及合同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人身权类侵权纠纷等;行政处罚方面,涉及违法利用个人信息的行政责任;刑事处罚方面,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著作权罪、诈骗罪、非法经营罪、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如松:谢谢您的介绍。请问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和降低风险? 李菁:我建议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数据的整体合规性。 企业数据合规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 内部合规方面,企业需建立内部合规机制,明确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的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分享、存储、销毁项下具体岗位及其职责以及相对应的人员,以有效抵抗外部风险。 外部合规方面,企业应根据其收集信息的具体应用场景制定完备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内容上,用户协议中需对企业收集信息的使用规则进行说明,明确运营方与用户之间的权责关系。隐私政策中需要对用户个人信息自收集至使用、存储、共享、出境等全流程的内容予以明确,同时还要保障用户查阅、更正、删除等权利的行使。形式上,需保障用户协议及隐私政策独立成文,在用户首次使用/打开产品时,以显著方式(弹窗、内嵌链接等)提示用户阅读,并且设置点击同意、勾选框设置等方式,获得用户对用户协议及隐私政策的授权同意。 2、重视盘点企业数据资产 企业应加强对个人信息与非个人信息的区分,自觉地对行业数据、特殊敏感数据类型分类。例如对个人敏感信息的收集需要用户明示同意,而一般个人信息默示同意便可收集,依此规定设置相关的隐私政策条款和授权按钮。 3、加强数据的隔离与共享机制 企业应注重与其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的问题。若涉及个人信息,应征得同意并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共享、转让个人信息的目的、数据接收方的类型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若没有告知,与此相对应的法律后果也较为严重,即应承担因第三方引起的个人信息安全责任。企业若在未能充分了解网络安全和数据合规事宜的情况下即匆忙开展业务、签订协议,极易触碰法律责任的红线。 4、以法律与规范为行事准则,定期组织内部培训会议 近年来,有关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与法规层出不穷,例如《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网络安全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等。上述法律法规都意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纳入法治轨道,因此也成为了企业在个人信息合规方面的指明灯。企业内部可以定期组织上述法律法规的培训会议,从源头掌握和理解信息合规的方式方法,承担企业保护个人信息之职责。 如松:谢谢李菁女士的建议。 在下一部分,我们将有讨论劳动领域和反腐败。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并想了解更多,请随时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of the article you can read here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Google + Email WhatsApp read more